一年新增4萬名新員工,員工數量直接翻倍。僅僅針對2021年的校招,字節跳動就為應屆畢業生開放超過6000個工作崗位,全年校招人數更是超過12000人。按照這個擴張速度,到2021年底,字節跳動總人數很可能會超越阿里,成為中國員工人數最多的互聯網公司。
為什么字節跳動會這么瘋狂地吸納人才?源于他們對人才儲備的重視,在字節跳動內部,不管是人力資源部,還是業務或者技術部門,都有一個共識:儲備人才就像儲備冬糧,不管現在有沒有需要,缺不缺人,都可以招人。
字節跳動認為優秀的人才不是韭菜,不會割了一茬馬上就會有新的一茬,是需要大量時間培養的高成本低概率物種。
針對新進人才培養,除了打造完備的培養體系,還特別建立了3+2引導模型:
所謂3,是指操作原則:面試要三輪;人才選擇要三思;人才培養要三生三世。
所謂2,是指用人哲學:我吃下了,別人就吃不到了;招進來以后,哪怕暫時用不上,也起碼杜絕了競爭對手用上的可能性。
招對手想招的人才,跑對手想跑的賽道,字節跳動在人才控制上,一直都是這么財大氣粗。

沒有字節跳動這么大的影響力,也開不起年薪30萬起的高薪資,普通企業如何儲備人才、培養人才呢?
都說磨刀不誤砍柴工,在做人才培養方案之前,HR最需要的是靈魂三問: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什么?怎樣的人才最適合企業?針對不同個體又該如何做?
只有清楚企業真正的需求,懂得把握每個人才的長處和潛力,針對個體制定出最佳的培養方案,才能借助培訓放大人才的價值、完成人才培養的最終使命。企業培訓沒有效果,大多是因為流于形式、沒有針對性。在字節跳動的人才培養中,就拋棄了傳統的培養模式,講究訓戰結合,以賽代練,像在大學一樣,針對新人提供一些必修課程和技術崗的提高課程,并根據觀看設置相關的考核環節,以此保證培訓效果。
想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,企業就需要以真實場景訓練來保證培訓效果的正常輸出,并對培養目標進行分解,嫁接到員工的日常工作當中,形成年度、季度、月度甚至每周計劃,這樣就能輕松達到員工能力持續提升的最終目的。很多企業有好的培訓計劃,也配備了充足的培訓資源,但人才培養的最終效果卻與崗位需求大相徑庭。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對培訓過程與實際效果的嚴格管控,讓人才能力過分的自然生長。
在工作中,PDCA模式是最常用的管理工具,針對人才培養,同樣適用。企業不僅需要對最終的效果進行匯總,還需要對每個階段進行相應的評估、反饋和改善,對照培養目標和計劃,針對好的部分繼續保持和改進,針對不好的地方立刻進行反思和糾正,及時調整方向,保證最終培訓效果的實現。人才培養工作,不僅是針對新進員工,對于在職員工也同樣是剛需。如何在有限的人員和條件下,為員工創造最好的培訓環境,也是對于HR的一大重要挑戰。
在智能時代,善于借助數字化工具,總是能事半功倍。東寶人才研究實驗室針對人才培養問題,已經將AI培訓模式完全植入到了數字化人才治理系統中,HR只需要根據崗位和員工特性,在系統中設置好培訓計劃、錄制相應的培訓課程,就能輕松搞定人才培養,高效復制關鍵人才。未來,人才就是資源,企業擁有了培養優質人才的能力,就等于擁有了無限發展的各種可能。